第二,继续教育是结合实际按需施教的教育。继续教育也叫后续教育,是人们完成一定的学业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继续接受教育的一种途径,是对知识的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它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紧密结合实际,结合教育对象的学科专业和工作岗位进行,通过继续教育使受教育者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二是按需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第三,继续教育是多层次、多专业的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学科专业,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的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带头作用。对于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根据他们所承担任务的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本学科专业,以及国内外最新的先进技术和信息。通过继续教教育,不断加强其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也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在重视继续教育的同时,还要强调在职自学,立足本职岗位成才。要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通过讲座、函授和短期培训、与院校联办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拓宽创新人才的生长和培养渠道,保证各类人员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事实也证明,许多创新人才的成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平时的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所以说这是继续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的一个新特点。
三、大力推进继续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实践
当前,要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不仅要具有很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更要具备高超的现代知识和丰富的创造力。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更应该从改进用人的选拔、考核、晋升和教育培训制度抓起,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大批生长的稳定环境及机制。大力推进继续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实践,确保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1.领导重视是加强继续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各级领导不仅要重视继续教育,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要有爱才惜才容才的气度和大胆用才的魄力,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要千方百计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教学和科研条件。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实践表明,哪里的领导重视继续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哪里的继续教育就充满生机与活力,成果就显著,哪里的创新人才就脱颖而出。
2.建立继续教育的各种管理机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施训单位要加强领导,分级管理,使本单位的继续教育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章可循,特别要加强与受训单位的协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受训人员学有所用;要跟踪受训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时与所在单位沟通受训人员的情况,加强教学规律的研究。受训单位也要根据本单位情况,合理安排受训人员,不能把培训当成任务来完成,要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使所属人员能够及时补充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比如,根据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层次,出台各种不同的年度和任期考评制度,通过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优胜劣汰,能者上,弱者下,从而提高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为创新人才既是培养出来的,同时也是竞争出来的,所以要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积极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3.加大投资和引进力度,切实保障继续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未来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永恒主题。因此,要想让继续教育发挥其长远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使各类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继续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创新人才除了自身的培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引进,这可以说是一条便捷可靠的途径。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借助国民教育加快引进创新人才,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加快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所普遍采用的一条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引入,全面考核,有计划、有重点地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充实到各类人才队伍当中来,这将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